面对敌人的围攻时,首要任务是合理利用地形和兵种克制关系。山地和林地地形能有效降低敌方战斗效率,特别是当防守方使用步兵时,可以通过地形优势抵消兵力差距。枪兵对骑兵有天然克制效果,而工兵在攻城战中能快速破坏城墙,火兵则适合大面积消耗敌军。侦查系统是应对围攻的关键,通过提前获取敌方兵种和兵力部署信息,可以针对性调整防守策略,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被动局面。
资源管理和兵力调配是长期防御的核心。大规模招募肉枪部队(低成本步兵)虽能快速形成人海战术,但需注意资源消耗与兵力补充的平衡。优先升级主城的资源产出建筑,确保粮食、木材、石料等战略物资的持续供应。在防守阶段,建议保留至少30%的兵力作为机动部队,用于填补防线漏洞或实施反包围。利用城池的驻守和调动功能,将主力部队集中在敌方主攻方向,同时通过箭塔、拒马等城建设施增强局部防御。
武将技能和战法搭配能显著提升防守质量。具有群体治疗或复活能力的将领如华佗、刘备,配合自愈、合军聚众等恢复类战法,可大幅延长部队作战时间。控制型战法如盛气凌敌、挫志怒袭能打断敌方进攻节奏,而反击类战法如后发制人适合搭配高防御武将。注意调整武将速度属性,确保关键战法能优先释放。当敌方采用高爆发阵容时,暂避其锋、御敌屏障等减伤战法能有效降低战损。
被围攻时应立即通过同盟频道求援,协调盟友进行反包围或切断敌方补给线。利用同盟要塞建立外围据点,形成梯次防御体系。在对抗大规模围攻时,可组织敢死队携带器械兵种偷袭敌方主营,迫使敌人回防。注意保留1-2支骑兵部队用于快速支援薄弱环节,同时利用夜间时间差进行兵力调整和休整。
心理博弈和战略欺骗能创造反攻机会。故意暴露防御漏洞引诱敌方分兵,再集中精锐歼灭冒进部队。通过频繁调动制造兵力充足的假象,或利用小股部队佯攻牵制敌方主力。在防守后期,可主动放弃部分非关键领地收缩防线,换取战略主动权。记住持久战的核心在于消耗敌方耐心和资源,而非追求速胜。